(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军队在乌东战场上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在取得不俗战果的同时,俄军的伤亡损失也在逐渐扩大,其中最惨烈的莫过于俄军的精锐王牌——第155海军陆战旅差点被乌军团灭的悲惨事件了。
日前,综合多方媒体报道,俄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军陆战旅在进攻弗勒达地区的时候落入了乌克兰军队提前布置好的“口袋”,至少损失了一个营级的作战单位。根据现场传回的画面,俄军在这次歼灭战中,一共损失了大约31辆坦克和装甲车,其中包括14辆T-72B3坦克、1辆T-80BVM坦克,以及另外12辆BMP-2步兵战车等,可谓是元气大伤。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被乌军逐个点名炮击的,除了俄军精锐第155海军陆战旅之外,还有另外9支作战部队也同样被乌军“重点照顾”,这9支作战部队分别是:第40海军步兵旅、第36摩步旅、第37摩步旅、第72摩步旅、俄军第14特战旅、第136特战旅、瓦格纳雇佣兵、顿巴斯民兵以及俄军预备队。
(图注:俄军坦克被摧毁)
需要指出的是,俄军部队惨败的背后,其实也反映出了乌军在信息化作战方面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第一,乌军在这次防御战中使用了无人机,使得俄军装甲纵队的全部动向都一直处在实时监控的状态中;第二,乌军精准利用有效的地形,在俄军装甲纵队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地雷阵,起到了一个重要的阻击效果。
正是因为利用了无人机和提前埋伏好的地雷阵,才能在俄军装甲纵队因触发地雷而困住去路时,依靠无人机的空中观测视角,对俄军目标进行逐个点名。这种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作战的能力,使得俄军在没见到乌军面的情况下就被击溃了,俨然就是一副“高科技一方碾压低科技一方”的场面。
当然,乌克兰军队取得大胜的背后,也同时反映出了俄军在战术层面上存在重大缺陷。在这次战斗中,俄军没有提前对地形进行侦察,没有提前在必经之路上进行大规模的排雷工程,也没有干扰乌军的通信系统,更没有采用新战术,而是一如既往地采用送人头式的打法。试想一下,在没有任何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就贸然在狭长的地带进行纵深进攻,这不等于上门送人头吗?
不过说起来,俄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军陆战旅也确实称得上是“勇猛之师”,曾在车臣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只不过,到了乌克兰战场上却接连栽了大跟头。第一次栽跟头,是在俄乌冲突初期,该旅在布查地区作战时被乌军切断了补给线,最终逃出生天;第二次是在进攻顿涅茨克州附近的巴甫洛夫卡小镇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当时有士兵反映,该旅在4天内至少损失了300余人,近一半武器被摧毁。
如今,随着这一次战斗的伤亡,第155海军陆战旅算是栽了3次大跟头了。而且,早在进攻巴甫洛夫卡小镇之后,第155海军陆战旅就出现了兵源不足的问题,这次突然被拉来当主力,想必是填入了大量的新兵,以弥补战斗人员的不足。然而,虽然战斗人员填满了,但新兵缺乏足够的战斗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俄军装甲纵队在触发地雷时,不是第一时间分散开,而是集体停下前进步伐,最终沦为乌军炮兵靶子的原因吧。
总而言之,尽管俄乌冲突已经打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俄罗斯人似乎还是没有意识到现代信息化的重要性,连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和观测敌方动向的最简单操作都没有想到,愣是一股脑儿往前平推。这种呆板的战术,纵然有兵员数量上的优势,但在现代化信息作战的背景下,也只是徒增更多的伤亡罢了。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